其实很久以前就有做个人博客的想法,一直没有做起来的原因有很多,最开始有觉得有互联网社交平台何必自己去做,在大学时期校内刚火起来,所以在校内网发发文字,但毕业之后校内网火速衰败,我想转回qq空间,但最后还是没坚持下去。自己没能坚持写是最大的原因吧,但其实对平台的不放心也有,小平台没人流量运营不下去,大平台没人流量产品可能会下线,而且国内大平台有一点很不人性化,没留数据导出的功能,国内大的服务商都只关心市场扩张,对产品其实并不是很在意。
由此又有想到,社会目前这个阶段是最痛苦的吧,礼崩乐坏也不过如此,也特别能理解孔子对春秋战国失望的心情,克己复礼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。
在刚进入微博时代的时候,我对微博充满期待,短平快的文字让人惊喜,各种俏皮话和图片信息流转飞快,也确实享受过一段快乐时光,但进入移动社交软件的第十个年头,慢慢发现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在伤害我们大脑。高中时期我曾一度克服写超过八百字长文的心理障碍,但现在好像又回来了,打开手机想写一段文字,发现脑海里浮现的全是网络热词和梗?网络用语对文字能力的伤害可见一斑。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,自己随便写写用梗或网络名言糊弄糊弄也就罢了,但现在的小年轻,让他们写一篇正式的通讯稿已经非常困难了,这些都无不说明我们的词汇正在枯竭,文化越来越粗鄙。
反观自己,我一直标榜学院派路线,拒绝“野路子”。因为长期的观察,我发现人们口口相传的高手在民间,根本就是酒桌闲话,或者网民意淫,这些民间喝酒吹牛的谈资认真不得。为了我那残存的一点点知识分子的荣耀,我想抓住点什么,或许是语言的组织能力,或许是人生感悟,所以开创这么一片自留地,希望能有所助益。